今天是第七个“5.30科技工作者日”,中国科协正式公布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名单。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药科大学王广基教授领衔的中国药科大学面向精准治疗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及成药转化研究团队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奖牌。
5月中旬,记者前往中国药科大学江苏省药物代谢动力学重点实验室拜访王广基院士和他的团队。说话语速不快、谦逊和蔼,是王广基院士给记者的第一印象。在采访中,记者发现,王广 基院士使用的还是一款十多年前只能打电话和发短信的非智能手机。“我希望更好地钻研科学,不被外界过多打扰。”王广基院士说。
多年来,王广基院士团队聚焦生物医药前沿,突破众多药物新靶点发现、面向精准治疗的创新生物药、细胞药物和高端制剂的研发和转化等生物医药领域“卡脖子”问题。
在团队实验室的墙上,有这样一句话——成功来自于严格的自我管理和毅力。
中国药科大学面向精准治疗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及成药转化研究团队
投身药代动力学
致力打破中药学“黑箱效应”
什么是药代动力学?王广基回答,药代动力学主要研究的是人体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以往,人们吃了某一种药,可能并不知道药品如何影响机体让我们病情好转或康复,这就类似于一个“黑箱”。药代动力学则可以让这个“黑箱”变得透明,让药物疗效从定性变成定量。当服下一粒药后,药物在人体内什么时间是什么浓度,什么时候起到最大药效,什么时候药物已经没有作用需要补充了,都可以观测得到。因此,建立高水平的临床前药代动力学技术平台对于新药创制研发是必不可少的。
王广基与药物代谢动力学结缘,要从40多年前说起。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刚刚起步,其研究涉及到的复杂的数学问题,这令年轻的王广基着迷,也促使他选择了这个研究领域,并出国深造。
1995年,时任中国药科大学夏霖副校长邀请王广基归国工作。他谢绝了国外导师的邀约,欣然决定回国投身于祖国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中。在王广基的心中,一直有着坚定的信念——科学家执着于科学,但是更执着于家国情怀。个人的成就再高,也比不上看到祖国药学事业蓬勃发展的喜悦。
如今,王广基院士团队经过多年努力,已攻克多项“卡脖子”技术,团队建立的国际先进水平的临床前药代动力学技术平台,已成为我国创新药物研发重要支撑体系;率先把中药药代动力学从单成分拓展到多成分的研究;从宏观的血浆深入到微观的细胞,从技术上解决了药物在细胞内的药物浓度的检测问题,并建立新的数学模型,助力临床的精准治疗。“通过学科的交叉融合,我们可以看到细胞内的药物代谢过程,看到要怎样通过细胞壁进入细胞核,进入细胞后又如何分布。如此一来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的合并用药和精准治疗。”王广基解释。
正是因为让药物代谢变得可观可感,王广基团队也解决了多年来中药在人体内构成“黑箱”的问题。“我们针对中药复杂组分检测难、代谢途径鉴定难、物质基础解析难等问题,通过构建国际先进的中药药代动力学纵贯研究体系,既揭示中药多靶点、整体调节的作用,也解释了中药标本兼治的重大的科学问题,促进中药现代化。”王广基表示。
聚力原创技术攻关
助力我国生物医药向“领跑”跨越
创新是生物医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药物研发正从以前的小分子化药、靶向药物、抗体药物发展至细胞药物。我国的生物医药行业正在从“跟跑”向“并跑”进而向“领跑”跨越。
“发现全新靶标,开发1类创新药”正是成为“领跑”的关键,也是药学界最难啃的“硬骨头”。“做好基础研究是关键。只有我们把基础打好,走在前面,才能找到更多靶点,生产出更多的‘中国药’。”王广基告诉记者。
科研来自于临床需求,也为了更好地解决临床需求的问题。2019年,南京鼓楼医院孙凌云团队的“异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难治性红斑狼疮的关键技术创新与临床应用研究”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为了让更多患者受益,当时鼓楼医院副院长孙凌云教授找到王广基院士团队合作,希望可以将这一医疗技术转化为干细胞药物,让治疗更加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经过3年的努力,这一由我国自主研发的治疗狼疮肾炎的干细胞产品已经进入II临床阶段。
王广基院士正在和学生一起做实验
“以往的药物注射到体内后会不断代谢,无法再生,但当活细胞作为药物注射到体内后,可以在人体内增殖,然后到它需要去的地方。因此,细胞药物在治疗免疫失衡、组织修复等方面会具有独特疗效。”王广基告诉记者,“如果化学药、中药是第一代药物的话,疫苗生物技术药物是第二代药物,那么细胞药就属于第三代药物。”王广基解释,“这称得上临床医学的革命,前景广阔。对于生物医药行业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赛道,值得我们创新争先。”
从一项医疗技术到干细胞产品的研发,基于成熟的技术体系。几年前,王广基团队针对 CAR-T、干细胞等细胞药物快速发展及成药转化的重大需求,就已开发适合活细胞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及成药性研究技术体系,可以揭示活细胞药物体内命运与药效的关系,助力临床精准治疗方案制定。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中医药是我国的瑰宝,如何让中医药更好地现代化,是摆在很多药学专家面前的课题。“中药因为存在着药效明确、药效物质基础不明确的问题,难以得到国际医药学术界的认同,严重制约了中药的现代化和走向国际医药市场。”王广基说。
针对中药大多口服利用率低、大量中药组分蓄积于肠道的问题,王广基团队提出了“中药-菌群-宿主共生代谢”理论,揭示中药组分可通过“心肠轴”、“脑肠轴”发挥远程调控作用。“基于这样的研究模式,我们从《本草纲目》中‘久食,令人欣喜’的一种药材中找到灵感,并提炼出新的化合物,发掘了可以快速抗抑郁的新药ZH01,目前已申请专利。”王广基介绍。
王广基院士
兼具慧心与匠心
科研的真谛在于药到病除
医道济世,精业济群。在王广基看来,药学人既要有医者仁心,还要有着慧心、匠心与合心——
慧心,强调能够提出创新的思路和方法,以及独到的科学见解,最终为我国医药行业带来新的认识和突破,做有用、能解决临床问题、能落地的科研;匠心,要求在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结果解读等方面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科研品质,将科研工作推向更高的水平。慧心和匠心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优秀科研人员的核心素质。合心,即合作,要保持谦逊的态度,积极与他人交流和合作,从不同的角度和思维方式中汲取灵感和启发。最重要的是,坚持热爱科学,保持对科研事业的激情和追求,以慧心和匠心驱动自己在科研领域不断前行,为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在王广基院士的团队中,既有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领军人才,也有越来越多“90后”“00后”的加入。在学生们的眼中,王广基是严师,更是慈师。
“团队注重以老带新,既可以帮助年轻人在科研生涯早期确立好的研究方向,也为他们树立科研的榜样。我们不仅注重团队内部的交流合作,也鼓励和支持与其他团队进行跨学科的科研合作和交流,为年轻人提供更多的学习平台和发展机会。”王广基表示,做科研一定不能闭门造车。切忌只埋头苦干,一定要学会抬头问路。药学本身就是一门融合了医学、化学和生物学等多种学科的交叉科学,团队合作已成为推动跨学科研究的关键。
中国药科大学面向精准治疗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及成药转化研究团队
药学因为承接着“生命之重”有其特殊性,是一个长耗时、高投入、高风险的产业。一种新药的研发,往往需要历时15年左右、投入20亿美元,最终进入临床的产品仅有不到10%能获批上市。这就意味着,药学研究必须耐得住寂寞,受得了挫折,始终追求精益求精。
“我常常和同学们说,做学问,要不断提升对问题的洞察力和专注力。这需要广泛的文献阅读、终身学习模式,同时注重实践和实验技能的培养。也要不怕失败,找准目标一直走下去,哪怕实验有100次的失败,但为了最终的成功,足矣!只要肯钻研,肯用心,最终总能解决问题,前途一片光明。”
今年,王广基院士正好70岁。从1977年投身于药代动力学的研究至今,当年的青葱少年已经到了古稀之年,一头青丝也已变成白发。但他初心未改。
在采访的最后,王广基和记者说起自己求学时的一段经历:“药代动力学常需要长时间连续采集血液样本,实验非常累。我年轻时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时候,曾经48小时待在实验室,学校的保安看到窗户里有灯光来检查时很惊讶地问道,为什么你还在这里?”
保安这句简单的话语依旧印在王广基院士的脑海中。“为什么你还在这里?”“还是我们团队的座右铭——成功来自于严格的自我管理和毅力。”王广基院士说。至今,他每天的工作时间依旧是从早上8点多到夜里12点多,不逊于团队的年轻人。“科研要落地,成果要为民。只有真正到新药开发终端解决问题、在临床病人身上得到安全疗效,才是科研的最终真谛。”
来源:2023年5月30日 新华日报
通讯员:姜晨 记者:叶真 摄影:崔嘉跃